欢迎进入四川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55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大楼(一星级)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大楼(一星级)


项目名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大楼(北京)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一星级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住宅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08 2 28

完成施工图审查:2009 5 12

(计划)开工时间:2009 11 8

(计划)竣工时间:2012 6 30

3、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增量成本情况(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6.45万平米

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元):64

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元/年): 23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本项目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大楼(北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东路。总用地面积40400 m2。建筑面积64508 m2其中地下面积24409 m2 地上面积40099 m2 ,高度79.98米,建筑的主要用途为办公,设地下车库,结构形式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及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结构体系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材料采用现浇混凝土,且均为预拌混凝土。

本工程大量采用HRB400级钢筋,且其用量占整个钢筋用量的70%以上。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

本项目选址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东路,项目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场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无水体及保护区。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等影响,不存在电磁辐射危害,无含氡土壤威胁。

本项目主要用于科研办公,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铝单板、陶板等,无光污染。

项目北侧设有两条以上线路公交站点,东侧为地铁5号线和平西桥站,出入口距与两处公共交通站点步行距离均小于500m

场地内绿化种植选择北京市乡土植物,如如油松、银杏、玉兰、鹅掌楸、榆叶梅等,并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

原始场地内无可利用的旧建筑。

场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地下四层主要作为停车、餐厅、设备机电用房等,地下建筑总面积约为2.4万㎡,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大于50%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本项目选用高效节能灯具(T5型),光通量高,显色性好,节能光源、高效灯具使用率100%;直管荧光灯均配用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不大于现行值;敞开式办公区照明、地下车库照明配电回路设有接触器通过楼宇控制实现照明自动节能控制。

围护结构: 本项目采用的屋面保温材料为60厚挤塑聚苯板 ,传热系数为0.50W/m2K;外墙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为0.57W/m2K;外窗的传热系数为2.2 W/m2K,遮阳系数为0.45-0.53。外窗气密性能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4级水平。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克服冷机运行的低温差综合症,降低输配系统能耗;冷机选用COPIPLV值都较高类型的机组;过渡季节采用水侧冷却塔免费制冷为空调内区提供低能耗的冷水,对于大空间的全空气定风量机组,利用风侧加大室外新风量供应,去除室内冷负荷降低制冷能耗;约60%的新风处理机组采用了带全热回收的方式;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生活给水水源由两路市政水源提供,经总水表后围绕本地块形成室外给水环网,环管管径DN200。市政供水压力不小于0.22MPa。管网系统竖向分区的压力控制参数为:各区最不利点的出水压力不小于0.1Mpa,最低用水点最大静水压力(0流量状态)不大于0.35MPa。管网竖向分三个压力区。二层及以下为市政直接供水区,生活给水由城市自来水水压直接供水。三至十一层为中区,十一层以上为高区,分别由两套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冷水按供水分区进行计量,除在市政引入管上设两块市政总表外,在给水泵房水、中水泵供水管上及其它需要单独计量的用水点,如厨房、冷却塔补水、空调集中补水、等均单设水表计量。卫生器具配件需全部采用节水型。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规定。

本工程的冲厕用水、车库冲洗用水设独立的中水管道系统,由中水管道供水。预留中水机房,并预留将来市政中水接入口,内设智能增压水箱。

办公区污、废水采用分流制排水,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地上卫生间污水由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后于地下夹层排出室外,地下卫生间污水由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后汇入泵坑,由潜水泵压力排出室外。两者汇合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室外管网。厨房区含油废水经器具下隔油器,经隔油处理后排出室外。

雨水系统采用内排水、重力排放﹐雨水经雨水斗、雨水管道排至室外绿地,绿地低于道路面约10公分,可蓄渗回灌相应面积的屋面雨水。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本建筑采用高强钢筋,有效节约钢材。项目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

本项目采取土建装修一体化的策略,土建与装修做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施工。减少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

可循环材料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11%。装修材料中石膏板全部使用了脱硫石膏板作为利废材料,废弃物的掺量超过20%

5.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本项目的平面布置为南北向,有利于冬季获得日照和过渡季的自然通风。

外围护结构采用幕墙体系,设有可开启装置,可开启面积比达到30%。东西向的竖向构件可起到固定式遮阳的效果。

室温控制:风机盘管和吊装小型水平出风空调机组,就近设置三速温度控制液晶面板;采用一次回风的空调机组,其室温设置及控制纳入BA系统;

通风换气装置:办公标准层有60%的楼层采用热交换效率≥60%的板式全热换热新风机组为空调区域提供新风;吸烟室设置带高压静电的风机盘管及独立的排风扇、防倒流公共竖向排风井;卫生间设置低噪声箱式管道离心风机排除室内异味。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综合布线网络电话;有线电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车库停车管理系统。满足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的要求。

暖通空调设备的运行纳入到BA,制冷站房有机房群控优化系统。

 


Copyright © 2014-2015 ausbiotechinvest.com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球盟会app下载(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 四川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话:028-83372502 83371476 传真:028-83372502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 邮编:610081